简体 | English
中医医学
中医药治疗流涎症状
作者:    人气:4126    时间:2013-10-31 9:00:44

    新浪中医语:流涎亦称小儿流涎,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。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,常发生于断奶前后,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。中医称为滞颐,认为引起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。脾之液为涎,廉泉耐津液之道路。若小儿脾胃素蕴湿热,致廉泉不能制约,故涎液自流而粘稠,甚至口角赤烂;或因小儿素体脾胃虚寒,不能收摄其津液,以致口角流涎清稀、大便溏薄、面白唇淡。

新浪中医 中医药治疗流涎症状

治疗流涎中医药方如下:

药物组成:猪苓4克,茯苓6克,白术9克,泽泻6克,益智仁9克,山药12克,黄芪12克(药物剂量为4岁患儿剂量,随年龄及体质酌情增减)。

加减:饮食不佳者加焦三仙、石菖蒲;腹胀者加木香、厚朴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7天为1疗程。

中医认为,脾开窍于口,在液为涎;脾气虚弱,固摄失职,水液不循常道而从口中流出为涎。方中白术、山药、黄芪健脾益气;猪苓、泽泻健脾渗湿,使水道通调,水液循其常道;益智仁摄涎止唾。全方共奏健脾益气,摄涎止唾之功,故而取效。

转自新浪中医 

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Copyright @2015 www.beilinchin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3169号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630号